承德市围场科协组织科技人才赋能科技创新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围场经济向上向好,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特别是活跃在围场大地上科技人才善作善为,传递着信心与活力——围场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近日,围场县委召开了全县人才工作会议,吹响了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木兰人才高地的号角。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今年以来,围场科协多维度建立科技人才智库,入库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员117人,为科研项目实施、平台载体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拓宽人才甄选渠道,储蓄后备力量;1人入选河北省科协首批智库人才专家库。组织科技专家服务团专项活动4次,开展课题研究4项,建设科技专家服务团帮扶示范基地5个,建设企业名家工作室4个。推广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科技型企业+带动、科技创新+示范等科技帮扶新模式,今年选派村科技特派员312人,农业科技特派员22人,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常年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大力招才引才。为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引进了河北工业大学科技特派团专家团队、中国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团队、叶大年院士团队针对铸造废砂再生循环利用、“塞罕坝”优质肉牛新品种培育、伊利石高端产品研发等进行科研攻关,实现了引进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零的突破”。为加快县域重要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建立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创新研究院并与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布局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引进各类科技研发人员214人。这些人才充分利用平台载体的推动作用,在马铃薯种植、绿色储存与深加工、金莲花有效成分鉴别、沙棘系列产品升级、硅砂再生等领域开展了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永葆奋斗的精气神,围场科协要让木兰大地成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做好科技人才的推进器,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围场场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