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本地资源禀赋 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发展
张家口市是古老的葡萄产区,栽培历史已达1300多年。拥有“中国葡萄(葡萄酒)之乡”美称的怀涿盆地,具有良好的适宜葡萄生长的生态条件,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产区之一。据统计,2021年全市葡萄种植总面积为14.40万亩,总产量为23.50万吨,在水果种植中与其他水果相比,葡萄的栽培面积在全市排名第一,总产量排名第一。
目前张家口市葡萄产业发展趋势有栽培品种区域化、栽培管理标准化,以及栽培产品有机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等,只有紧跟发展趋势,找准产业发展的短板,对症施策,才能推动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张家口市葡萄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统筹协调、整合优势资源。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为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壮大葡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引领带头作用,“以点带面、以企促农”,进而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同时,整合当地葡萄科研部门,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把有限的科研、人力、物力、资源等利用好、发挥好;增加对科研单位的经费支持力度,重视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工作,尽快实现葡萄产业发展的上档升级。
二、加强宣传培训、配套技术措施。在葡萄种植地区加强产业新知识的宣传推广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培训,增强广大果农对葡萄行业的新认识,将世界和国内先进的栽培理念经常性地 “在农村宣扬、在田间回响”,使人们形成一种“不改变、就落后,不学习、难进步”的思想意识,从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主动去学、去做,变“ 要我做为我要做”,从根本上解决葡萄栽培技术的应用问题,提高人们对葡萄种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多层增长。张家口市怀涿盆地位于北纬40°,正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这里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为不同用途的葡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好本地地理优势,“向品质上要效益、在质量上做文章”,打好葡萄种植的季节差,充分利用本地的冷凉资源发展延迟采收等葡萄种植新技术,增加果农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四、注重创新开发、做强文化品牌。张家口市葡萄产业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历史底蕴和市场美誉度,初步形成了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观光采摘等行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后要立足现有特色优势和工作基础,积极整合资源,打好文化品牌,可以将葡萄产业发展同温泉资源、草原旅游、后冬奥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整合小农户葡萄生产,统一经营、规范管理,可以由合作组织或企业牵头,采取公司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促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打造提升张家口地区葡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