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建成“首都两区” 推动马铃薯产业创新发展
Mobile menu

立足建成“首都两区” 推动马铃薯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 张家口市科协发布时间:2023-03-21人气:0作者:​ 马恢

马铃薯产业作为张家口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自然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在“首都两区”建设背景下,水源涵养、节水灌溉、地下水压采等系列政策措施给马铃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更好推动张家口市马铃薯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契合战略发展定位需求,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抗旱品种选育,适应节水农业发展。一方面是引进利用国外优异种质资源,加快抗旱品种选育和应用推广,在保持原有抗旱优势的基础上,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上实现改良突破,选育薯型好、表皮光滑、芽眼浅、黄色薯肉、块茎整齐度好、不易变形的抗旱品种(包括鲜食和加工品种)。积极选育“三节一高一优”品种,也就是节水、节肥、节药、高产、优质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抗旱品种自身生物机能调节而使同样的降水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逐步丰富品种类型(鲜食有蒸煮型、炒菜型、烘烤型等;加工有全粉加工型、淀粉加工型、炸条炸片型等),实现品种专用化、优质化、多样化,不断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及其变化。

二、加快马铃薯旱作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目前张家口市马铃薯旱作技术还是以传统粗放型模式为主,起不到与旱作品种相互加持、共赢和提升的效果,也就是说,旱作技术研究与推广与旱作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大力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艺型、农牧结合型、农业化学型等旱作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从每个生产关键环节,比如集雨保墒、增施有机肥、应用抗旱剂、保水剂、抑蒸剂等进行旱作研究,集成出较成熟的马铃薯旱作技术,形成以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可持续发展目的。

三、坚持走高端化路线,打造张家口马铃薯品牌。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把马铃薯产业做精做细,充分利用旱作模式中低化肥、低残农药残留的特点,发展具有旱地特色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产品增值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培养成熟的种植模式、营销和品牌模式,建议行政部门、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生产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着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马铃薯产业品牌。